【907 | 青春】青春绽芳华 :史冬鹏——从跨栏飞人到赛场指导
与刘翔一样,史冬鹏也三次出战奥运男子110米栏,他心中最难忘又最五味杂陈的记忆是在2008年的夏天。
最难忘的一次最痛的一次是家门口的奥运会,当时也是准备的非常非常好,2008年朝着奥运会的奖牌去努力的,因为当时已经具备了这个实力,但是呢,也是出现了各种情况吧,翔哥退赛啊,一些压力啊,本来是没压力的,结果翔哥退赛之后自己搞不清楚,搞得有点懵,因为翔哥我们从小在一起比赛,感觉身边这种老大哥突然出现一些意外退赛,我自己马上就失去了一个主心骨似的,就感觉,哎哟本来大家都关注他的,我一个“千年老二”可以更加放松的去跑。结果翔哥退赛之后从媒体也好,从观众也好,大家确实对我的关注更加高了,可能自己没有体会过这种情况的发生,一下就懵了。
从预赛复赛半决赛,反正就一路磕磕绊绊,就感觉没有办法去把注意力更加集中到这个比赛上。半决赛的时候就那一枪,非常关键的一枪,“各就各位,预备!”我还能听见边上有人喊我“大史,加油儿!”准备都听枪了,那种情况下我都还能听见有人在喊我名字,你就想我当时的这种注意力不是多么太集中。以前可能“各就各位,预备!”脑子里面只有那个裁判员的发令枪,什么声音都听不到。你想在家门口儿,八万人在鸟巢,那么多观众,大家去喊你的名字“大史加油!史冬鹏加油!”也是一种压力,一种影响吧。
遗憾肯定会有,但是现在一想起来比较疼,这就不太好。我的比赛有录像我都会去看,就2008年的比赛我不敢看,从来不看。我每一场比赛的号码布我都会留着,然后我写今天几月几号,在哪儿比的赛,我是第几跑道,跑了什么样的成绩,气温是多少,顺风多少,顶风多少,都会有详细记录,回头去看看这场比赛、这个号码布,噢这是在北京跑的,那是在美国哪儿跑的比赛。然后到2008年那届奥运会的号码布,我把它藏起来了。
2013年全运会后的冬训,史冬鹏开始尝试辅助教练,指导更年轻的队员。2014年,受到旧伤病的困扰,对于他来说,继续训练、继续奔跑在赛场上变得困难。
今年37岁的史冬鹏已经是一位有着十几年党龄的老党员,参加完2004年雅典奥运会,他提交了入党申请书。
2005年是预备党员,2006年的时候转(正)的。我那时候也是二十出头儿,参加完2004年的奥运会,目睹了翔哥夺冠的一个经历,2005年的时候就入了党,感觉要以党员的(标准)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。因为到2004年的时候,当时是有点飘,当时前边路走的比较顺,从2001年亚洲青年冠军,2002年世界青年排名第一,到2003年,第一次参加成年人的那种世界田径锦标赛,直接就进入了前八名,当时是有点飘,感觉提高太快了!然后到了2004年,确实出现点失误,是自个儿的问题,也可能是有点飘吧,没有处理好自己的心态。当时在看台上,看翔哥夺冠!心想“原来中国人也一样可以拿这种短道项目冠军”!感觉翔哥令我非常骄傲,我觉得在心态方面也应该更加成熟起来吧。2004年之后就把入党申请书交上去了,希望党组织可以考验考验我,我也希望可以更加成熟起来。觉得入了党之后,人的心态又不一样了,集体荣誉感、祖国荣誉感更加强烈,会更加努力去拼、去训练、去比赛。
虽然已不用出赛,但对于奥运会的关注似乎出自体育人的本能。在东京奥运会赛前,史冬鹏说自己最期待的就是苏炳添和巩立姣的比赛。8月1号,在巩立姣摘下本届奥运女子铅球金牌、苏炳添跑出男子百米9秒83的成绩后,史冬鹏在微博上写道“中国田径队历史性的一天!”
因为我是一名体育工作者,作为一名老党员,也是十几年党龄的党员,(重要的是)怎么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。毕竟体育也是祖国的一个窗口吧,这几年的奥运会上,每一枚金牌都是鼓舞人心的。可能现在作为一名教练员,感觉有点差距,但是我希望可以通过我比较扎实的工作,(争取)一步步去靠近这个目标。希望在未来的奥运会上,我的队员也能争得奖牌,去为祖国争光添彩。
监制/吴晓飞 编审/麦子
编辑/大瑶
喜欢本文,记得点赞!↓↓ ↓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